当前最新:直面问题 对“智能语音”侵扰隐私如何保持警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声音不仅是一种物理现象,包含音调、速度、重音、停顿等生理学意义上的数据,更嵌入在围绕声音的产生、感知和传播而形成的社会关系里。因此,“声音的价值”体现在蓬勃发展的声音付费产品中,体现在身临其境的音乐享受中,体现在嘈杂喧闹的人间烟火中。但今天,当声音遇到科技时,一个崛起的新产业——“智能语音”开始重塑媒体沟通、营销传播、社会治理等的规范与结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约瑟夫·图罗教授是媒体传播、营销与社会领域的顶尖学者,他在本书中讲述了全球,尤其是美国的智能语音产业的发展境况,展现了这个新兴产业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影响商业、法律和社会。
《声音捕手:获取人们感受、隐私和金钱的智能语音营销》 约瑟夫·图罗 著 林相森 葛结根 段娟 译 格致出版社
与生物识别数据的其他来源(如指纹、人脸等)相比,声音现有的应用场景少得多。这为作者提供一个“实验”场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智能语音产业展开研究。作者从专利文件、新闻稿、公司网站等多个来源,以及对首席执行官、项目经理、研究人员和专利律师等产业主要参与者的个人采访中,提取信息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产业主要参与者如何构思和应用基于语音技术的产品。在这个意义上,本书最显著的优势之一,或许就是与业内人士的直接对话。
本书对于营销者来说似乎揭示了一个未被挖掘的“金矿”。正如本书标题所示,营销科学家可以利用“语音”,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购物者身份和偏好进行实时洞察。营销科学家积极利用语音数据建模,找到差异化营销的方法。同时,语音识别不像面部识别那样容易招来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因此营销专家迫切推动语音画像(voice profiling)技术在营销领域的应用。
当然像亚马逊和谷歌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它们拥有大量语音分析相关的专利。现在它们的智能音箱也在提取声纹进行识别,因此语音画像对它们而言更容易实现。但我们必须认识到,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们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告公司”,而且它们有能力将声纹与其他的人口特征或者购买行为数据进行匹配,从而实现更加精准的广告推送,这本质上会强化它们的垄断地位。这些拥有最领先技术的互联网企业通过独特的战略推动智能语音产业不断发展。当然关于隐私问题的争论也会愈演愈烈,企业管理者有时候认为消费者愿意为了获取便利而牺牲隐私,这也正好进一步强化了个性化战略的螺旋效应:一方面企业希望能够透过个性化来创造新的竞争壁垒,另一方面消费者似乎也默认了这样的个性化,因为语音画像的歧视往往更容易,也更隐蔽。企业可以通过诱导式监控战略,避重就轻,夸大产品的优点,粉饰缺点,让用户不断地参与其中,并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进一步扩大企业监控或追踪用户的空间。接着,它们采用各种策略塑造用户的使用习惯,即使用户有所担心,但仍然继续使用。这一过程是值得我们警惕的,更何况很多领域中的企业似乎都采用了类似的方法。
本书的作者没有刻意去阐述智能语音产业的广阔前景,而想提醒大家应该对“智能语音”能做什么保持警惕。虽然有人表示这样的技术在实际部署时往往应用场景不多,有时甚至完全无法使用,或者有的管理者觉得这有点杞人忧天,但只要我们认为语音识别相关的技术能创造一种全新的“应用程序”,或者带来一种新的数字化体验,也许我们就会不知不觉跨过伦理道德的“红线”,给社会带来潜在的危险。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对基于语音技术的应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本书及时有效地发出了对快速发展的智能语音技术的警告,同时提供了相对具体的政策建议,引导该产业向能够减轻潜在负面影响的方向发展。
本书创造性地利用多种信息来源,展示智能语音设备的制造者和推广者的所作所为和所思所想,以及大众媒体在智能语音产业成长中所扮演的角色,试图引领我们看透被伪装的表象,直面我们关心的诱导式监控、个人隐私数据保护、算法歧视等。
(作者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学系副主任、副教授 褚荣伟)
(原标题:直面我们关心的诱导式监控、个人隐私数据保护、算法歧视等——对“智能语音”侵扰隐私如何保持警惕)
流程编辑:U031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漫画、视频等内容。未经许可即使用,或以此盈利的,均系侵害本网站著作权及相关权益的行为,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