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速讯:同江市打造农产品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玉米产业长成“黄金树”
(资料图片)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5月12日电(王艳云)近日,同江市绿农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玉米种植基地呈现出了一派春耕繁忙景象。有人驾驶着农用机械在田间进行播种作业,有人在田埂边维护设备,还有人正在给施肥器“加料”,等待施肥器将肥料播撒到玉米田中。
据了解,去年合作社在秋收的同时,同步推进了秋整地工作,让土地在有利条件下越冬保墒,为今年提早春播和作物生长、田间管理提供良好条件。今年,合作社提早完成了物资采购和农机检修工作,为春耕生产创造了有利环境。
以甜、糯、嫩、香而著称的鲜食玉米,正日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同江市结合产业发展现状、地域优势,做大产业文章,从种植到加工,从“田间”到餐桌,逐步打造农产品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走出特色化、精品化发展之路,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同江市绿农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迟庆华说:“我们今年预计种植鲜食玉米800亩,产量达到250多万棒,产值达到500多万,预计会比去年多收入100多万。”
为了提升当地农产品的附加值,街津口赫哲族乡以“玉米健康、膳食康养”为核心价值观,结合现今的消费趋势,重点发展鲜食玉米加工,优化加工工艺,打造“同街绿农”特色品牌,开发一系列鲜食玉米产品。在玉米加工期间,合作社的工厂里每天能加工10万穗玉米,为周边村屯提供80多个的就业岗位。合作社种植的鲜食玉米通过加工包装后走向了更加高端的消费市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极大地调动了周边农民的参与积极性。
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人民政府农业助理高伟博介绍:“从鲜食玉米发展动员、带头示范到育苗、种植、管护等环节,我们乡政府都积极组织参与,精准把关种植、管护、收购各个环节,确保鲜食玉米有好收成。同时,我们乡农技人员,从育苗到采收全过程参与,对合作社进行科学指导,让鲜食玉米产业成为增加群众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好产业。”
小产业带动大发展。为了做大做强玉米加工产业,同江市按照“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产品布局,引进同江市晶都冷链物流有限公司,去年公司生产的同江玉米在东北55家大润发门店农副产品区域成功上架销售,为同江优质农产品开拓市场、拓展销路、打响品牌迈出了坚实一步。
同江鲜食玉米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玉米加工得到转型升级,产品附加值显著提升。正是由于同江下大气力壮大产业链条,推动玉米产品向绿色、精深、高端延伸,持续强化玉米产业组织、技术和模式创新,玉米产业竞争能力实现新提升。同江市将进一步完善玉米产业加工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更加优化生产格局,形成一批特色突出、链式发展、有行业影响力的玉米加工和流通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加工服务品牌。(完)